2)第365章 世事无常_风起明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在矮台之下,两拨兵马分立于左右两侧,同样也是一方着红巾,另外一方着蓝巾。

  此时的校场之上,两方的人马皆是怒吼着,为己方出战的队伍呐喊助威。

  “摔他,摔他!”

  “别丢了咱汉中军的脸!”

  “踢他的右腿,用肩膀撞他啊!”

  “别给咱昌平的汉子丢人!”

  矮台上,两名军兵不断的角力,想要赢下这场比拼。

  但是两人身材相仿,甚至技艺都相仿,一时间竟然僵持了下来。

  焦灼的局面,白热的局势,更是让校场之上原本就热烈的气氛更为高涨。

  两方的军卒都涨红了脸,不断的为己方的代表鼓气呼喊。

  校场的西南侧,还立着一座丈许的高台。

  高台之上,旌旗林立,一面旌旗比一面旌旗更为高大。

  就在最中央的位置,两面高达一丈五尺的大纛,一红一蓝,一左一右于中央分立。

  就在那两面大纛的旁侧,六面上绘着六丁六甲的旌旗,分立于两侧。

  劲风之下旗幡猎猎而动,旗帜上的神像迎风跃动,恍若真的降临了凡间一般。

  高台麾盖之下,陈望和左良玉两人此时正同席而坐,一同观阅着矮台上两名军兵的角力。

  现在襄阳城外,能够有如此的盛况,自然是因为左良玉领兵从夔州府内赶了过来。

  此时屯驻于三岘山一带的明军,总兵力已经是超过三万人。

  左良玉一共带了两万余人的部队,其中隶属于左良玉麾下直属的部队有一万余人,另外的一万余人则是分属四营,由王允成、刘国能、李万庆、马士秀四人统管。

  四人之中,刘国能、李万庆、马士秀三人都是原先七十二营流寇的营首,归降之后,受左良玉节制。

  陈望坐在座椅上,举目看向左良玉所坐的一方。

  左良玉的身侧近处,坐着一名眉目清朗的青年武将,陈望之前并没有见过。

  而在那青年武将之后,才是左良玉麾下的四将王允成,刘国能、李万庆、马士秀。

  此前在襄阳城内聚兵时,陈望全都见过,自然没有陌生。

  看到陈望举目往来,几人皆是举起了酒杯,向着陈望致意。

  陈望的目光在王允成的身上停留了一下。

  王允成不是流寇出身,他是正经的营官出身,不过名声却不太好。

  王允成原是邓玘的部将,因为兵变欠饷之事,使得作为上官的邓玘越墙坠地而亡。

  后续王允成被追究责任,降职待用,没有军将想要接收,最后是左良玉请命,王允成便被安排进了左良玉的手底下任做营官。

  这也是为什他独领一营,不是归降的流寇,却受左良玉节制的原因。

  陈望之所以知道王允成的原因,实在是因为这个王允成,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还不小。

  王允成被划到左良玉的名下之后,一路跟随左良玉南征北战,后续左良玉身死,左良玉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