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四十章 当钟声响起的时刻,是回家的时候。_神级复兴系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身体,同时身体起了一层鸡皮疙瘩。

  紧接着如同昨天彩排那些评委的表现一样,所有的观众都被这些乐器的声音以及音乐描绘出的故事吸引进去,心脏随着古筝和扬起躁动,随着琵琶和马头琴颤抖,还随着羌笛和埙声落寞。

  尤其是在乐章最激昂的时刻,王耀盘腿坐在舞台中央,将身后背着那把背着那把琴打开放在两腿上,这张琴朴实无华,唯一的特点就是琴尾的颜色有些发黑,像是炭的颜色。

  这把琴是从系统中带出来的名琴‘焦尾’,是东汉著名音乐家蔡邕的琴,也就是著名的三国美女蔡文姬的父亲,邕在“亡命江海、远迹吴会”时,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、声音异常的梧桐木。他依据木头的长短、形状,制成一张七弦琴,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。

  后来传给蔡文姬在流亡匈奴之时,这把焦尾随她曾坐下千古名曲《胡笳十八拍》融入了胡笳和突厥的音乐,和焦尾独特的音色相互辉映,见曲子中的哀怨和琴声的激昂融会贯通,将蔡文姬当年做《胡笳十八拍》表达自己十分思念故乡,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,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,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,心情非常矛盾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  王耀的拨动琴弦,直接切割整个乐章,让合奏变成了独奏,只有编钟在轻缓的合着。

  此时观众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王耀身上,还有他拨动的那把古琴,特殊的声音让他们有些不适,但是这种不适却让他们十分好奇,甚至渐渐不自觉融入琴声中,直到一个红衣少女从王耀的琴下抽出一把剑,让所有人再次发出惊呼。

  那是一把镶嵌了红宝石的剑,在射灯的照应下显得尤为刺眼,跟她身上那件衣服十分相配,在王耀的衬托下,红衣少女踏着琴声展现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剑舞,高难的动作和柔媚的舞姿瞬间征服在场所有男性,尤其是每次飘扬的裙摆上的凤羽刺绣,仿佛让她这件衣服上绣的凤凰活了起来,她的双手还有长剑就是凤凰飞舞的翅膀。

  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!

  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!

  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!”

  王耀特殊的发音随着琴声和剑舞传递向四面八方,尽管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,就连在场的华人都听不懂他的发音,但是却能从这段吟唱中感到一种血脉逆流的兴奋感,像是打鸡血的魔咒一般,让人莫名激动。

  在王耀拨动最后一个琴弦的时候,莫可手持利剑从舞台另一边附身滑向王耀,手中长剑闪烁着猩红的光芒,像是要刺杀王耀一般,很多观众已经被吓得从之前的震撼中提前醒过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