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00章 我是轧钢厂的_四合院,我是何雨水的同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00章我是轧钢厂的

  一早起来就赶紧出门坐车回轧钢厂上班,如果说收入,其实也就那么多,吃不饱也饿不着。

  但这确实是个正当职业,按照如今的说法,那就是一个工厂上班的人,有正式工作的人,一个有了保障的人!

  别人问起来,“我是轧钢厂的!”

  这就是标准答案。因为工厂上班不仅月月有工资,结了婚分房子,有了孩子可以上工厂附属的托儿所幼儿园,子弟学校,生病了看病,有工厂的卫生所甚至附属医院,几乎不花钱,将来老了以后还有退休金。甚至孩子大了还可以顶替岗位继续上班挣钱。

  美好啊!真正的让人羡慕嫉妒的身份!

  而且工厂上班普遍比其它地方的福利待遇要更好一点儿,同样的级别工资都一样,但各自的福利就有了差异,而轧钢厂恰好就是比较好的那一波,所以能成为轧钢厂上班的自然就是个骄傲的资本。问起来回答的底气十足!

  有了这个身份,赵晋河到了外边办事自然容易很多。

  不仅企业好,他大小也是一个干部,有人问起来,好多事情非常容易就解释清楚了。

  收入高福利好,买几辆二手自行车有什么好奇怪的?那是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作风提继承和发展啊!绝对不容质疑!

  有人赞誉有加,就有人说一点怪话。

  “他们家的自行车就需要好几辆吗?”

  “你不知道他家里面有六个孩子吗?两个高中生,两个初中生,还有两个小学生,你觉得他们家里需要几辆自行车?最少也要三四辆吧?高中的两个骑一辆自行车,两个初中的骑一辆自行车,他老婆送两个小的不也需要一辆自行车?这有什么好奇怪的?而且为了省钱都已经用了二手自行车了,还能怎么节省?据说连修自行车都是自己解决的!”

  有了这种解释,赵晋河和刘玉日子过得紧张但努力自强不息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,别说没人批评他们,还非常认同他们夫妻俩艰苦奋斗培养孩子的好样板!

  至于偶尔换了一辆二手自行车,那不就是很正常的吗?

  旧自行车了还不许偶尔有坏的时候?还不允许偶尔不行了换几个配件?那不是岂有此理了?

  赵晋河和刘玉其实确实事实就是这么安排的,只有两个小的目前在村里的小学读书,暂时来说不需要骑车子去送,剩下的都是必须的。

  不用别人说,赵晋河和刘玉如今的花销也是确实有点大!

  收入绝大部分都花费在了保障全家人吃饱喝足的花销上,穿衣服就只能保证穿暖和,而没有什么美观可言。

  六个孩子里面也就是大毛二毛和女儿能够偶尔穿上新衣服,其它几个就都是接着哥哥姐姐的衣服穿,打几个补丁不都是正常操作吗?

  甚至可以说大毛二毛最好的一身衣服还是赵晋河专门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