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章 回家的路_四合院,我是何雨水的同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章回家的路

  一夜无话,第二天早上起来在食堂吃了早饭,利用上班之前的一周假期赶紧回家一趟。

  赵晋河的老家在距离城中心有四五十里的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,因为土地缺少,大多数都是一些和赵家一样从外地逃荒而来的人家,各种姓氏的家族都有,最大的家族就是赵晋河的姥爷家,算是在这里已经定居了有四代人了。旧时代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到城里打零工而活着,土地上的出产大部分都是山地里面的土豆红薯,纯粹就是靠天吃饭,风调雨顺的时候多收一点,就能稍微有点积蓄,赶上年景不好了,就外出多打临工凑合着活着!

  村里面非常穷,连个地主都没有,家家户户都是个穷!劳动力多的可以去山上找一个比较平整的地方开一些地,整出来也能种点土豆红薯这些耐旱的粗粮,日子过得可能比别人家过得更好一点,而村里唯一的水源就是从山上流下的一条小溪,小溪水质不错,不仅不涩,似乎还有点微微甘甜,但水量太小了,怎么算也只够村里面人的日常生活用水,所以村里的土地根本就没有什么浇水灌溉可能。

  村子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卖出土豆红薯粗粮,再买进一些其它粮食,以前到不用去太远的地方,只要到附近哪个村子里面不都是种了小麦玉米等粮食,交换的比例多少也基本都是固定的,村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人口也变多了不少,有娶进来的媳妇儿,也有不少嫁出去的姑娘,附近十里八里的村子里谁家还能没有个亲戚?

  就是赵晋河家这样的外来户不也有一个外嫁女了吗?何况还有赵晋河姥爷家里的亲戚呢!

  因为家里没什么实在亲戚,这也是老爷子为什么那么大年纪了还非要生五六个孩子的原因!

  坐上一辆外表看起来已经非常破旧的县郊车,花了五毛钱的票价,在一路晃晃荡荡中就到了快进县城里的路口,赵晋河提前喊了一声,就到这里下车了,然后坐在路边的大树下等着午后村里送土豆换粮食的马车。按照习惯应该还要等一个小时左右。现在村里已经全部搞合作化了,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集体所有,每家每户都只留了点个人家的菜田,而这方面赵晋河家的村里面还是放的挺宽松的,规定是一人只有一分地,而实际上,因为大家伙儿都偷偷多划拨了一些,反正很多都是半山腰的地,也没有什么人会去专门找麻烦的。

  所以村子里目前是真没有什么钱,家家户户都一样,油盐酱醋就靠着家里面两只鸡下蛋换!

  想多养几只那也是不允许的,反而是在粮食方面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,别的没有,土豆红薯饭那是可劲儿吃。

  哪怕是像他家,劳动力不足,大部分都混个肚饱。

  路边的庄稼地里的冬小麦已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